TiBE 台北國際書展 2025.2.4-9

在黑夜裡行路 謝哲青與歐馬克談AI的使用與選擇

2025年02月08日 / 2025TiBE台北國際書展

「成功創造有效的AI,會是人類文明史中最大的事件,或是最糟的事件,我們沒辦法知道,我們將會接受AI無限的幫助,或是被它忽略,或被它毀滅。」已故物理學家史蒂芬·霍金曾說。如今AI充斥生活各個面向的時代,從最基礎的演算法,到ChatGPT、生成式創作,AI的存在感越發難以忽視,科幻電影中常見令人恐懼的劇情—AI的取代、反嗜與毀滅,是否有可能在某天真實上演,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。

 

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(8)日在主題廣場舉辦「重新《連結》—AI時代的困境與突破」講座,邀請到知名作家與主持人謝哲青,以及專業廣播主持人歐馬克,與民眾透過《連結》一書,探討應如何應對AI時代。

 

《連結》是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所著。與他所撰寫的人類三部曲—《人類大歷史》、《人類大命運》、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不同,《連結》的政治意味更為強烈。書中透過歷史故事舉例,講述人類文明在在處理資訊上的變化,以及這些變化如何改變歷史,哈拉瑞運用隱微的鉤子,告訴讀者AI也可能是恐怖時代的開始。談到何謂「資訊」,謝哲青以占星舉例,水星的逆行本身只有數學跟物理上的意義,但占卜師透過詮釋,賦予現象含意,人類於是被影響。因此,資訊只是連結的媒介,是人們將這些資訊用在什麼地方的行為決定了它的功能,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日常。

 

同理於AI的應用,我們如何使用跟看待這項工具,才是關鍵所在,「人類所有的知識跟經驗只能看到一點,我們都是在黑夜裡面行路,有些人需要燈,有些人不用。」謝哲青說道,「就像科技本身沒有好或壞,而是你決定要怎麼過日子。」歐馬克也認為,若使用工具時不知道如何自我修正跟停止是危險的事情,而《連結》這本書的前言就是以〈前方的路滿布荊棘〉,諭示著對未來的悲觀想像。講座最後,謝哲青再次提醒「重要的是我們的判斷,保持質疑跟清醒。」

 

TOP